想搭上资本市场这趟快车的,先后有过国企的中邮速递,民企德邦,还有圆通一众竞争对手,申通快递、顺丰、中通、汇通、韵达、全峰等等。然而,中邮速递的IPO暂时中止,德邦则排队遥遥无期,申通快递虽然比圆通提前发出了借壳申请,奈何后续手续繁杂,被圆通抢先过关,拿到第一股。顺丰亦拿到了上市的通行证,奈何只能屈居第二。记者从中通方面了解到,该公司目前已经启动全球演,料十月底正式挂牌美国纳斯达克市场。
如果不出意外,三通一达和顺丰将会在年底全部登陆资本市场,届时中国快递企业的发展将翻开新的篇章。
中国快递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,上市将对快递企业的规范经营和服务质量升级带来好处,他同时认为国内快递的竞争并不会因为上市有所好转,仍需数年才能实现有序、合规的竞争格局。
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杨达卿认为,整体看2016年中国民营快递市场仍弥漫着焦躁气氛,急于上市急于募资,这种焦躁既是因为对自身高度同质化的焦躁,也是因为对电商需求市场高度变化,主体客户价格高压的焦躁。“焦躁的根本原因,还是市场定位不清和战略定力不足。”他说。
杨达卿提醒道,快递服务有特有价值和产业链,在一个高速发展,满地抓钱的快递市场,我国快递企业能否像FedEx、黑猫宅急便等基于快递专业定位发展,需要上市企业思考,否则企业可能走味。另外,快递市场已经步入互联网经济下的大,战略定力能否把握住,是拿到资本的快递企业们需要三思的。
DHL是快递行业的老大,在全球市场份额中,DHL一家占了34%,甩开第二名联邦快递8个百分点,其在亚太区的市场份额更明显,独占44%的市场份额。2015年,邮政集团总营收592.30亿欧元,其中快递业务收入较为强劲,攀升9.4%,达到137亿欧元。2016年上半年,DHL快递业务收入达67.74亿欧元,息前利润为7.77亿欧元,增长9.7%。也就是说,DHL一家的快递收入就相当于中国全国快递收入的一半左右。